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商代玉鱉探源

商代玉器以其精湛的琢玉技巧、繁縟多彩的藝術風格,在我國玉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當時各方國之間的物質交流較為頻繁,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商王室向地方取玉、征玉的記錄,有些玉器還是在地方國加工後進貢給商王室的,可見商代制玉業的普及。到了商代晚期,玉器製作已經十分發達了,有禮器、仗器、工具、用具、裝飾品、陳飾品、雜品等。裝飾品中動物形象也非常豐富,如:魚、蠶、蟬、螳螂、鱉、龜、蛙等。這些玉器大部分在殷墟中被發掘,流落民間的很少。在殷墟之外的地方國玉器,用玉一般不如王國所在地,所以商代晚期玉器主要集中在殷墟。

    殷墟中尤以婦好墓最為有名。婦好墓出土了750多件玉器。這些玉器紋飾絢麗多變,工藝精緻優美,形象傳神,代表了商代晚期玉器的最高水平。其中有一隻玉鱉,在玉器界可謂家喻戶曉。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是一隻俏色玉鱉,長度只有4厘米,圓雕而成。玉工利用了白玉的褐色外皮,用來做鱉蓋,身略扁圓,兩眼圓凸,四足平伸向前爬行,頭部上翹向左,半龜縮狀,呈欲行欲止狀。最引人注目的是,玉料的黑色部分被巧妙地作成鱉的背部和雙目,而灰白色部分作成鱉的頭、頸、腹和足。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玉製俏色作品,在玉器製作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筆者介紹的這隻玉鱉與婦好墓出土的玉鱉有些相仿。此玉鱉長4.1厘米,寬2.3厘米,厚0.3厘米,正面玉色土黃,後半部邊緣有黑色的沁色,鱉的頭伸直向前,脖子上刻有兩道陰線,雙目圓睜,鱉蓋上刻有四道陰線,四爪作向前爬行狀,尾尖稍稍右傾。背面光素大部沁黑。鱉的頭部有一穿,喇叭口,0.2厘米大小。

    無獨有偶,大英帝國博物館東方玉器展覽的第17件藏品,也有這樣一隻玉鱉。令人驚歎的是,這隻玉鱉的造型、紋飾與圖2中那只十分相像,所不同的是圖3中的玉鱉作游泳狀,後者的紋飾刻畫比前者更加周到細膩一些。

    玉器之所以為人們喜愛,其中有一點就是它堅硬無比、亙古不變,可以原汁原味地將遙遠的時光拉近,使我們有機會得以假借古玉,來與古代的先民握手言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