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淺談“桃花美女”彩瓷

一、“桃花美女”彩瓷: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

  仕女畫(又稱美人畫)與其他人物畫及山水、花鳥畫一樣,都是中國瓷器的常見紋飾,但在晚清、民國時期的仕女粉彩瓷器中,出現了以桃花和風格幾乎類同的美女為主要入畫內容的、多側面反映近代仕女閒適生活畫面的紋飾,這種紋飾被俗稱為“桃花美女”。它大量出現在各種實用與觀賞器具的紋飾中,大到花瓶、將軍罐,小到鼻煙壺、湯匙,成為這一時期瓷器仕女畫的主流,儼然像有著主題紋飾的“成套”器具。這一現象從晚清一直延續到20世紀40年代末,在傳統仕女畫中是空前絕後的,因而成為瓷器紋飾中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

  說到“桃花美女”,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唐代崔護的七言小詩《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詩因其感人肺腑的情事與美好的意境,為人們千年傳誦。

  據唐人孟粲《本事詩·情感》記載,這首詩反映崔護本人一段帶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崔護“舉進士下第,清明日,獨遊都城南”,因酒渴求飲,尋得一戶居家民宅,“花木叢萃,寂若無人”,扣門久之,才有一妙齡女了問清來由後,開門迎入,於是“設床命坐獨倚小桃,斜柯佇立,而意屬殊厚,妖姿媚態,卓有餘妍”。“崔辭去,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崔亦眷盼而歸”。“來歲清明日,又徑往尋之”,但是“門牆如故,而已鎖扃之”,未見意中人。詩的前半部分“尋春遇豔”是甜蜜的、極富情致的回憶,後半部分“重尋不遇”,描繪了春風依然,桃樹依舊,然而美如桃花的青春少女不知何處尋只剩下門前一株桃花仍舊任春風中凝情含笑,作者心中充滿了悵惘和感慨。該詩千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激發了萬千讀者的許多美麗想像,而且後人將其改編成各種版本的劇碼,還發揮了一些新的內容。歷史的長河流淌至近代,“桃花美女”竟成為從多個生活場面反映青年女性藝術形象的民間實用彩瓷紋飾,並成為一曲近代手繪仕女彩瓷的民間絕唱。

  近代彩繪“桃花美女”彩瓷留存至今,開始受到藏家的青睞和學術界的關注,作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亦顯得彌足珍貴。

  二、唐代“桃花美女”故事的詮釋與拓展

  唐人崔護的千年絕唱,把桃花之豔與青年女子之美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並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民對女性傳統的審美意識。妙齡女子猶如桃花初綻,花季美女,豔體連珠。“花容月貌”、“豔若桃花”也就成了對女性外在美的最常見的描述。但是,這一審美意識的積澱,從更深的層面上,也反映出中國人民在對理想生活的追求與嚮往中所凝聚的審美情結。“人面桃花相映紅”,用精煉的詩歌語言,以青存少女、燦爛桃花表現人們所追求的純真、美好的生活場景,這是超越了對青年女子外在美的欣賞,而昇華為對理想生活的嚮往。

  “桃花美女”被搬到民間瓷器上,與當時一批在制瓷和藝術上有較高素養的瓷業藝匠的全身心投入、積極努力是分不開的。近代“桃花美女”彩瓷雖然都表現出“美人和一樹桃花”的特點,甚至人物穿著也仍然為唐代服飾,但是,崔護詩中一再渲染的故事背景--那扇桃柯掩映的門戶卻沒有出現而是換成了青山綠水、亭臺樓閣、湖畔芙蓉,甚至有眾多美女陪伴,似乎要告訴詩人崔護:無須刻舟求劍似的去尋找了,你的意中人走出家門,在其他地方,不妨去找找。事實上這是揭示和印證了一個道理: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美好的事物,有些事物當你刻意去追求時,卻再也不可複得。但不必哀傷不要悵惘,生活中無時無刻不產生美。作為一種永遠的人生體驗和文化的審美價值,這一瓷畫紋飾現象便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文人士大夫和世俗大眾的廣泛歡迎和讚賞。

  中國近代歷史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演變的漫長過程之中,外強侵略,軍閥混戰,一片兵荒馬亂,人民生活不得安寧。人們總是渴望安寧、和平,總是企盼過幸福生活,“桃花美女”彩瓷紋飾將唐代詩歌故事演繹成大眾喜聞樂見的瓷畫人物故事形象,正暗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這內憂外患、社稷危TL=的時刻,一些文人心中充滿憂傷、頹唐和改朝換代的感慨,他們不談國事,淡出政治,努力刻畫“桃花美女”的美好意境,試圖忘記周圍發生的一切,也完全在情理之中。因此,“桃花美女”紋飾中,一樹桃花、一個或幾個美人,從反映普遍人性的角度出發,成了當時人們眼中一種美好事物的象徵。

  瓷畫和音樂、雕塑一樣,當成為一種特殊的語言之後,需要我們去細心領會它的藝術境界和思想內涵。

  三、“桃花美女”彩瓷在近代瓷業發展史上的地位

  中國的瓷器藝術經歷了.三千五百多年,散發出絢麗璀璨的光輝。宋代名窯所出瓷器多姿多彩;元、明、清各朝官窯,以其精美的作品獨佔鰲頭,各領風騷,成為每個時代瓷業的旗幟。與此同時,各代民窯所出瓷器也以其富於情趣與個性的魅力深入民眾。今天,人們在收藏這些古代藝術品時,程度不同地能夠領會到它們各自所包含的深刻、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感受到它的藝術張力。那麼,晚清、民國時期呢?

  1840年鴉片戰爭以降,清王朝國勢漸衰,到了道光年間,瓷器的品種、數量和品質都遠不如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由鹹豐曆同治、光緒,瓷器的生產更是江河日下,儘管光緒年問在制瓷的品質上稍有反彈,但與清三代比較仍然相去甚遠,隨著封建帝制的垮臺,這種反彈也是回光返照,終究曇花一現。與此同時,以千年瓷都景德鎮禦器廠為代表的官窯瓷器也每況愈下。光緒當朝,禦器廠難以維繫,於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江西巡撫向清廷上疏開辦景德鎮瓷業公司。宣統二年(19l0年),被稱為瓷業“最後的官窯”的江西瓷業公司在景德鎮正式成立,性質為官商合辦,但不久辛亥革命爆發,官方協款中斷,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官窯也終於走到了盡頭,退出了歷史舞臺。


  從官窯出來的身懷絕技的瓷業藝術家,當然不願眼看著中國輝煌的陶瓷文化失去昔日的光輝,於是他們在艱苦的條件下,利用有限的資金、資源和人力,義無反顧地探索陶瓷創作的嶄新道路。民國八年(1919年),由吳靄生、王琦、汪曉棠等創設了瓷業藝術團體“瓷業美術研究社”,參加人數高達二百多人,l927年“瓷業美術研究社”被迫解散;民國十七年(1928年),又形成了運用傳統的中國畫技法、啟用粉彩工藝手段、用白胎瓷器和白胎瓷板為載體來創作瓷畫的藝術流派“珠山八友”。他們致力丁瓷畫,不僅在瓷器上揮灑筆墨,走筆繪圖,還在瓷畫上書寫詩文,題銘鈐印,以此開闢新的制瓷藝術天地,引導觀賞者進入他們營造的瓷器藝術新境界,成為這個時代的旗幟。

  早在“珠山八友”粉彩瓷繪出現以前,還出現了淺絳彩瓷。最早可追溯到晚清鹹豐年問,瓷藝家程門創制的淺絳彩瓷。淺絳彩以濃淡相間的黑釉上彩料,在白瓷上勾描出畫樣,然後用紅、赭、綠、藍等色進行暈染烘燒而成,把宣紙上的文人畫風格充分表現出來。它的盛產期在光緒朝。但是,淺絳彩由於要表現紙質水墨畫的效果,在彩料中加進了鉛粉,這就導致了敷色的淺薄而且帶澀,時間一長色層容易蝕落,到了19世紀末,白瓷胎的釉面又常有“浪蕩”現象,這樣畫面就往往變得不討人喜歡,因此流行了半個世紀便淡出了。

  晚清、民國時期,景德鎮民窯也對傳統瓷業繼續推動和發展,儘管民窯瓷器絕人多數製作粗糙,藝術品質參差不齊,但也燒制出一些淺絳彩藝術表現手段為代表的、文人氣十足的“細路子”瓷器和仿歷代官窯等精品瓷器,以試圖讓人們重溫其瓷器世界霸主時代的輝煌,這種努力客觀蔔也為晚清、民國時期的瓷業增添了亮色。而在粉彩藝術中,又逐漸形成了大眾化的“桃花美女”彩瓷紋飾,在市民和富商階層中風靡一時。

  “桃花美女”彩瓷在藝術成就上沒有達到“珠山八友”和淺絳彩作品那樣的高度,但是,隨著近年來收藏近代瓷器活動的深入,它的意義和潛在的價值也浮出水面。因為,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瓷畫人物中的形象不少,但桃花和美女作為一種標誌、一種永恆的畫面題材,形成獨特的系列和規模,反映中國近代社會那個非常時期,人們對和平、美好生活的嚮往,長達半個多世紀,成為空前絕後的文化現象。因此,它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地位,將會越來越清晰的顯現出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