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玉不琢不成器 揭密:那些字是怎麼刻上玉器的

陳列在天津博物館的《行氣銘》實物

  這件光澤潤滑的古玉,沒有珠光寶氣,卻有其溫潤內斂中散發出的典雅與大氣。小小的器物如同看不明、讀不透的一幅畫、一首詩,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都可感受到歷史的 深邃與神秘。方寸大小的古物,卻雕有三十六字銘文、八個重文符號,且每個字協調一致,人們驚歎之餘,不禁要問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製作的?

  「《行氣銘》下面,那個鑽孔就是鐵器使用的成果。」天津文玩高級鑒定委員張耀庭說。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鐵器也開始廣泛使用,這使玉器的發展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因為琢玉需用鑽、錐等工具雕琢花紋或鑽孔,《行氣銘》下端的小孔,就是經過鐵器加工後,才使得鑽孔內外大小一致、均勻,很難察覺斧鑿的痕跡。

  《行氣銘》上的銘文,使這件古玉的價值倍增。張耀庭介紹,文字或圖像有凹進與凸起兩種形體,像《行氣銘》一樣凹進的,通稱為陰文,而凸起的通稱為陽文。

  在古代,只有貴族才能佩戴玉件,而普通百姓則無權消受。「那時,國家設有專門的玉器製作部門,那裡也是能工巧匠集中的地方。」《行氣銘》器身上的每個銘文用筆力度、字與字之間的距離、每個字結構比例均協調一致,恰到好處,可以說明工匠的高超技藝。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天津刻印名家陳小石介紹,古人琢字,需先將器物打磨平滑,即拋光。戰國時期,拋光技術雖原始但已經達到一定水平。《行氣銘》外表溫潤、光亮,就是拋光技術高的體現。「在古代,一般用牛皮蘸上較細的砂漿的方法,加以打磨,使玉器發出凝脂狀的光澤。這看似簡單的工作,卻需要花費十幾天甚至數月的時間手工完成。」

  拋光後,工匠會在玉器上寫好字,然後再根據字形,以圓盤形狀的鉈作為工具,通過圓盤的轉動,以水和解玉砂為介質,由工匠手工一點一點琢磨而成。「古人制玉比較笨重,琢磨一個字需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而現在琢磨一個字,通過電腦控制,金剛砂鑽頭可以在一分鐘內轉動一萬轉。而古人手工磨製,一分鐘只有幾十轉。」

  玉的硬度高,要想在其身上琢字,需要特殊的材料才行。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裡的「他山之石」,就是硬度高於玉的金剛砂、解玉砂、磚石粉等。「不過,在古代廣泛使用的還是石英砂即解玉砂。金剛砂和磚石粉的硬度更高,磚石粉琢磨出來的玉更加細膩,是後人經常使用的磨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