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人為受沁 幻化美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古玉上出現色彩斑斕的沁往往需要幾百年的光陰。

    玉的沁色與人為的因素關係很大,因此,人們通常會把玉之沁,理解為人為因素使然,特別是葬玉的受沁,從而忽略了自然界的受沁。

    事實上,影響沁的因素,是來自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實際上,天然次生色就是一種純自然的受沁。它的特點是外源物質濃度小,時間長,沁色比較均勻,與玉器的皮殼關係不大。筆者就玉的人為受沁談談自己的看法。

    人為受沁主要是盤沁和葬沁。盤沁,純粹是玉與人的接觸,玉的結構中沁入了人的體液、與人生活有關的物質和空氣中的微量元素,這些物質或附著或包裹或化合,總之使玉質有所改變,反映在顏色上是轉黃、轉暗、轉悶,反映在玉器表面上是皮殼感的形成。「皮殼」(包漿)是一種俗稱,它是指包在玉器表面的最外層。這一層直接與空氣、人體以及外界一切物質接觸,因此最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一切影響玉質和顏色的物質,只要遇到皮殼,都會在皮殼上留下痕跡。大的玉件器物經常會被人擦拭沖洗,帶在身上的玉件會遭汗水浸滲,擺在架子上的玉件會被灰塵所蒙或受室內煙氣(熏香、香煙、爐煙)所熏……這些外源物質首先停留在玉器的表面上,與玉器表面的玉質相結合,同時表層玉質也會失水(吸附水),時間長了(大約200年以上),玉器的皮殼就會形成。就是一些並未下過土的明清玉件,玉質不錯,但看起來總是與新玉器有些不同,主要反映在表面的光澤感不鮮,突出部分、薄緣周邊會有顏色的轉變,與整件顏色有所不同,玉質也顯得不嫩、老化。要注意的是皮殼感不是一成不變的,首先,好的玉質因其結構細密變化較慢,需要更長的時間。再則,人們盤摸、佩帶的時間長短、環境的不同也會對皮殼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綜上所述,人為受沁(盤沁)是因人、因玉、因時、因地不同而不同,一般時間需要幾百年。

    葬沁是玉器隨人下葬之後,與墓室中的器物、環境相接觸,從而使玉器受到了沁變(物質進入玉的結構,形成玉的性狀改變),改變了玉器原來的質感和顏色。葬沁的形式十分豐富,原因也十分複雜,受沁的狀態也千變萬化,而使人們很難一下子認準和判斷。

    其中,葬沁玉器的色彩主要因受沁元素和礦物原理的影響,呈現出黑色、白色、紅色、黃色、綠色、青色、紫色等,實際上沁色也並非單一,往往是多種顏色的混合、重疊;同時還受玉質的松密、埋葬時間的長短、環境等影響出現複雜的狀況。沁的形狀是自然形成的。外源物質突破玉的皮殼,經玉質疏鬆的地方或玉的綹裂,沿毛細狀滲透四處,聚集和停留在閃石細晶纖維的空隙之間,從而改變了玉的原來色澤。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