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齊魯文化—稷下學宮—陶器

陶輪的使用

  用陶輪製作陶器,是龍山文化手工業方面的一個巨大進步。陶輪是一人固定在直立的短軸上的圓盤。製作隱器的時候,把一塊陶土放在圓盤上面,然後轉動陶輪,藉著陶輪急速轉動的力量,拉動陶土。想讓陶器的肚子大一些,就向外拉;想讓口小一些,就向裡收。隨著手勢的開合,可以塑出不同形狀的陶器來。用這種輪制方法製作出來的陶器,厚薄均勻,形狀規整;生產效率也比徒手製作提高了好幾倍。這種陶器的特徵,是在器面上有一圈圈的弦紋,底部也有同心圓線條的割斷痕跡。

徒手製作

  在各地龍山文化遺址裡發現的陶器,並不是都用陶輪製作的,還有許多仍舊是徒手製作的。當時,徒手製作陶器,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把調好的陶土搓成泥條,再把泥條圈起來盤成所需要的器形,這叫作螺卷法。另一種方法是先做成寬寬的泥片,再把泥片捲成圓圈,一個接一個地堆成器形,這叫作壘築法。

陶窯

  龍山文化陶窯的構造,也比以前進步了。不但窯室擴大了,可以燒製更多的陶器;而且火道延長了,火眼增多了。這樣,既提高了窯室裡面的溫度,又縮短了燒窯的時間。那時候,燒窯的技術也有很大的改進。仰韶文化的陶器,因為都是敞著窯口燒製的,陶土裡面今有的氧化鐵,在燒製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氧化,所以燒製的成品都變成了紅色。龍山文化的人們已經掌握了封窯技術,在燒製陶器的時候,把窯口密封,使陶土裡的鐵素得到還原,這樣就燒成了灰色的陶器。灰色陶器比紅色的,質量要高。還有一種質量更高的黑色陶器,那是由於燒製的時候滲入炭素造成的。

陶器種類

  各地龍山文化遺址發現的陶器,有?、斝、鬲、甗、鼎、甑、簋、豆罐、盂、盆、碗、壺、杯、甕,等等,種類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斝、鬲、鼎。?是沸水器,前面有斜伸出來的長嘴,後面有一個把手;橢圓形的肚子下面連著三隻空足。斝、鬲、鼎都是煮食物用的,下面多安著三隻空足。這些安裝空足的陶器,在煮水或煮食物的時候,因為同火的接觸面比較大,所以能夠很快地把水煮沸或者把食物煮熟。

龍山黑陶

  還有一種薄如蛋殼的黑色陶器,代表山東龍山文化制陶技術的高度成就。這種陶器質地細膩,內外漆黑,表面晶亮,而且只有0.1厘米到0.2厘米那麼薄,用手指輕輕彈擊,就發出清脆的聲音。在山東省濰坊姚官莊發掘出來的一隻大型的陶杯,是這種陶器的典型。它的形狀像一朵盛開的花,底部有稜有邊,上部透雕著五圈近似幾何紋的圖案,真是精美得很。面對著這件精美的龍山文化遺物,我們不由得對祖國輝煌燦爛的原始文化感到自豪!
返回列表